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科技服务 > 农科简报

农科简报第106期

作者: 审核: 上传: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1-04

 

 

  农科简报

 

第106期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2020年12月1 

大葱周年生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

 

 

摘要:我省是蔬菜种植大省,大葱在蔬菜栽培中占有重要地位。大葱种植模式和茬口单一、伏葱种植技术水平低,始终制约着我省大葱产业的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我院蔬菜育种团队积极开展大葱周年生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研究,提出了大葱两年五种五收高产高效茬口栽培模式,打破了我省大葱三伏天不能正常生长的技术瓶颈,攻克了大葱四季无缝生产的技术难题,并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促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技术研发背景

大葱在我国有26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蔬菜栽培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集调味品、加工食品原料、药用蔬菜于一体的多用途蔬菜作物,也是我国出口创汇蔬菜种类之一,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大葱一年四季都有需求,我省大葱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81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近10%,但多以冬储葱为主,种植茬口单一、伏葱种植很难成功、不能实现周年生产以及缺乏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制约了大葱产业的发展,急需筛选适宜周年生产的大葱新品种及其配套的新模式、新技术。

二、技术核心内容及先进性

(一)核心技术

研究出了大葱两年五种五收高产高效茬口栽培模式,首次实现伏葱种植,打破了我省大葱三伏天不能正常生长的技术瓶颈,使大葱生产季节达到无缝化。

(二)先进性

1.选育出适合周年生产的大葱三系杂交新品种青杂2。该品种耐寒、耐热、抗倒,耐贮存,品质好,适宜生食、熟食及脱水加工,一般亩产鲜葱7000公斤,最高亩产达10000公斤。

2.集成推广了早春设施马铃薯-露地伏葱栽培技术,打破了大葱与马铃薯轮作,只能收获秋葱或冬储葱,不能收获伏葱这一瓶颈,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益。

3.制定发布省级标准1项:大葱周年生产栽培技术规程,市级标准2项:春白菜-伏大葱复种栽培技术规程春大葱栽培技术规程

三、转化推广效果

大葱周年生产栽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不仅丰富了大葱种植茬口,促进了我省种植结构调整,还大幅提高了大葱单产水平与种植效益。青葱平均亩产5500公斤、按批发价格1.5/公斤,亩收入8250元,减去亩成本,实现亩收益5650元。冬储葱平均亩产7000公斤、按批发价格0.9/公斤,亩收入6300元,减去亩成本,实现亩收益3700元。青葱较冬储葱种植亩收益增加1950元,增效显著。该研究成果在赞皇县的覆盖率达到了92.3%,使该县237户贫困户,672名贫困人口脱贫出列。在石家庄藁城区、行唐县等地均有青葱种植,总面积均达700亩。邯郸和邢台等地也有面积达600亩的青葱生产。全省应用面积达到6.1万亩,新增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

四、第三方评价

2015年通过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成果评价,同时该项技术获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

2020大葱周年生产栽培技术入选河北省农业50项主推技术。

2017812日长城网以《果树下面种大葱,赞皇县调整种植结构助增收》为题进行了报道。

2020729日《河北日报》以《手把手带出的大葱状元》为题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