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解决棉花生产卡脖子难题!河北推广绿肥油菜棉花复种栽培技术

作者: 审核: 上传: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2023-04-20

推广绿肥油菜棉花复种,助力河北棉花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绿肥油菜棉花复种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会现场。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供图

河北日报讯(记者王璐丹 通讯员董章辉)4月14日,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海河综合试验站、省油料产业体系冀中油料试验站、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与曲周县农业农村局在曲周县西漳头村银絮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举办了绿肥油菜棉花复种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会。

针对河北省棉花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棉田残膜污染,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导致土壤板结、保肥保水能力下降等棉花生产卡脖子难题,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通过开展绿肥油菜与棉花复种栽培技术攻关,经过6年的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制定出河北省地方标准“绿肥油菜与棉花生态复种栽培技术规程”并开展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筛选出了适合复种的油菜和棉花品种组合;找到了最佳换茬时间;创新了耕作方法,减少压青对后茬棉花出苗的影响,制定了关键栽培技术;明确了经济效益;对单项技术组装配套并形成技术规范。”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海河综合试验站站长眭书祥说。

近年来,石家庄市农科院又对该项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确立了油菜压青对土壤生态的改良效果:明确了油菜压青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与速效养分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减轻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增加土壤大团聚体比例,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提高肥水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与浇水次数。确立了采用改良后的油菜深翻30厘米以上压青方法,通过物理隔离油菜残体与播种后的棉籽,将压青对棉花出苗影响降低到了最低程度。该项技术通过改进升级之后效果显著。

“采用油菜压青这项栽培技术,经济效益非常突出,能减少浇水1次,每亩节水60方;减少追施复合肥20公斤/亩;减少苗期除治蚜虫、红蜘蛛等病害各一次;免除地膜覆盖白色污染,节水、减药、减肥、免膜总计每亩地节本309元;每亩增产籽棉13.7公斤,增加收入109.6元;油菜薹大概每亩增收800元左右。”曲周县银絮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任景河总经理说,合计下来一亩地增收节支1200多元。

此外,以石家庄市农科院科技成果“绿肥油菜与棉花生态复种栽培技术”和配套棉花新品种“冀石929”示范推广为依托,曲周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管理,以当地有重大影响力的“银絮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主导,发展植棉大户和棉农广泛参与,协同推进,促进科技成果和技术迅速推广,实现了“科研单位+农业主管部门+合作社+农户”高效成果推广模式。

下一步,石家庄市农科院将发挥人才、成果和技术优势,提高综合植棉效益,保障棉花和油料作物有效供给,进一步开展绿肥油菜与棉花+芝麻复(套)种技术研究,以期实现绿肥、芝麻和棉花均衡增产,为农业协同增效、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