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科技服务 > 服务动态

服务小麦春管、助力夏粮丰收

作者:傅晓艺 审核:田东良 上传:高宁 来源:小麦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03

为加强小麦春季管理、确保夏粮丰产丰收,我院小麦研究中心全体技术人员在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河北省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以及中心副主任的带领下,共20余人分四个科技小组奔赴全市7个县市区的小麦主产区开展苗情、土壤墒情及病虫草害调查等,指导小麦春季管理工作,撰写了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在石家庄日报刊登。

调研发现,由于去年浇冻水时期正值新冠疫情,绝大多数麦田未浇越冬水,少数播种时缺墒麦田在小麦出苗后补浇了一水。个别农户地块播种过早造成旺长,由于部分种地大户和合作社播种面积较大,有些地块整地质量较粗放、秸秆较长、还田质量差,播后未进行镇压,这些因素为小麦越冬期冻害埋下了伏笔。

针对当前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和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春季麦田管理坚持“冻害麦田早管理”,其他麦田“因地因苗、分类管理”的原则。通过科学肥水运筹,促控结合,培育健壮个体,构建合理群体,促进幼穗发育,搭好丰产架子。同时,做好预防倒春寒和防治病虫草工作,夯实夏粮丰产丰收基础。

对于未浇越冬水、冬前未镇压,而且冻害较严重的麦田要强调一个“早”字,狠抓早春的水肥管理。结合浇水适量追施速效氮肥5-8公斤,或氮磷复合肥15公斤。拔节期再二次追施尿素10公斤。 

若冬前灌溉了冻水、冻害发生较严重麦田,在土壤返浆结束、表层产生干土层以后,最主要工作是适度镇压。通过镇压,增温提墒,促进小麦快速生长。同时通过镇压,去掉干枯叶片,促进持绿部位的光合作用。在小麦生长出新根以后,再及时进行肥水管理。

晚播未灌越冬水麦田,3叶一心、4条次生根,幼穗分化处于伸长期,为三类麦田。由于群体较小,春季管理要以促为主,待新根新蘖长出后再施肥浇水,在起身后喷洒叶面肥。

部分地块秸秆粉碎质量差,“悬空苗”导致受冻较重的麦田。建议及时镇压,使根系接触土壤,以利返青。并强调来年应强化秸秆还田质量,避免此类现象出现。

适期播种、土壤墒情较好的麦田。单株茎数5-6个,次生根6-8条,幼穗分化处于单棱期,为一类壮苗麦田。春季管理应以控制无效分蘖、防止后期倒伏,水肥管理应推迟到拔节期进行,促穗大粒多。

去年冬前降温快,绝大部分麦田未来的及进行化学除草,要抓住返青期的关键防治时期进行适时防治杂草。对于冻害较重的麦田,不建议进行化学除草。春季是防治病虫害的最佳时期,小麦返青至拔节前对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等根茎病害进行早期控制,并注意挑治麦蚜、麦蜘蛛,压低虫源基数。

f17ccdadc8f44a1598e848aa14ec2bf3.jpg

2c87ba27455a4488b9d812541fb74591.jpg